微信公众平台
官方微博
10月19日,第二届青光眼2030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成功召开,会议由温州医科大学青光眼研究所主办。
本次会议以《解析难治性青光眼的诊治》为主题,秉持着“小而精”“深且专”的精神,在专家教授分享各自研究的同时更关注相关问题的探讨,希望借此迸发出更加激烈的火花,为难治性青光眼的诊治拨开迷雾。
本次研讨会紧密围绕难治性青光眼,通过临床经验及大量文献阅读,将其分为“儿童青光眼”“ICE综合征”“炎症性青光眼”“进展性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玻切手术和青光眼”等10大主题。本次会议除众多专家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临床一线的医生以及研究者参与。大家一同聚焦难点,梳理脉络,探讨方向。
会议由梁远波教授和王凯军教授主持,梁远波教授就个人经验及目前研究现状对“何为难治性青光眼及其为何难治”做了初步的分享,并为后续各主题发言奠定基础,明何难,寻何治,思何因,觅何解。
中山大学刘杏教授就“儿童青光眼的诊治难点”这一主题做了专题发言,从个人经验到基础结合临床的研究上入手,充分解析儿童青光眼的诊治难点。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陈蔚教授以“ICE综合征及角膜移植:问题与挑战”为题,从角膜病的角度去看待ICE综合征,从角膜移植的角度去看待ICE综合征的分型,从合作互助的角度看待角膜病和青光眼专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张绍丹主任从青光眼角度探讨了ICE综合征及其继发青光眼的诊治思考,并分享了梁远波教授青光眼团队创新的“穿透性黏小管手术”在ICE综合征继发青光眼上的尝试和初步成果。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王毓琴主任就“葡萄膜炎和青光眼”分享了她在临床工作中对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诊疗经验与思考。
福建医科大学朱益华教授以“炎症性青光眼的诊治难点与对策”为题,详细系统的分享了炎症性青光眼的诊治。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潘伟华主任以多年的临床研究结果分享了房角分离技术在治疗青光眼上的应用效果,并对其推广抱以信心。
香港中文大学陈培文教授分享了在香港针对难治性青光眼的诊治情况,并以病例形式更加具体的展示了香港与内地在难治性青光眼处理上的差异。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Loon, Seng Chee教授以“青光眼引流装置:现状、问题及展望”为题介绍了目前应用于临床上的引流阀装置,同时还与我们分享了了一种新型的引流阀装置---Paul Glaucoma Implant,并比较了其与现有的引流阀装置的优缺点。
北京大学吴玲玲教授以“进展性正常眼压青光眼的治疗”分享了她的临床用药方案及手术方案,充分解析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为何难,如何治。
南昌大学张旭教授从青光眼视神经研究上来分享了“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治疗之难”,从基础的角度解析青光眼,给临床研究带来新启发。
安徽理工大学方严教授就“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治疗”为题,分享了此类患者的青光眼手术与常规青光眼手术的差异和注意事项。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魏勇主任从眼底病的角度分享了“青光眼患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从眼底病的角度去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现场专家与观众之间进行了讨论热烈,求精求深,求真求实。会后,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会议的举办形式别具一格,以专家与听众之间的深入交流与讨论为重点,针对性的解决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切实增强了日后面对难治性青光眼挑战时的信心,此次参会受益匪浅。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 融绘黄斑裂孔手术未来,新技术引领修复时代